河湖長治,方能碧水長流、業興人和。
近年來,白銀市把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作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,聚焦節約保護水資源、防治水污染、改善水環境、修復水生態等重點任務縱深推進河湖長制,推動河湖管理提質增效,實現河湖長治。
守河盡責 推動河湖長制有名有實
發源于華家嶺西北麓的關川河,在會寧縣郭城驛鎮大羊營村匯入祖厲河后,向黃河奔涌而去。
王怡泰是會寧縣郭城驛鎮的鎮長,也是關川河郭城驛段的鄉級河長。每周,他都要對關川河開展兩次常態化巡河。
“巡河發現的最常見問題是在河道傾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,對此我們做了大量宣傳工作,進一步增強群眾的主人翁意識,號召全民參與河道治理。此外,還會階段性巡查河道的排污口,對發現直排污水的工廠進行及時整治,確保河道水質不受污染?!蓖踱┱f。
通過這兩年的治理,關川河郭城驛段保護成效明顯,河道污染得到控制、環境衛生明顯改善,河道充盈、河水清澈、河景怡人。
完善機制、帶頭履職、督查問效……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,白銀市成立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總河長的“雙河長”領導制,為全市401條河流建立起了市、縣、鄉、村四級河長責任體系,設立市級總河長2名、河湖長4名,縣級總河長10名、河長46名,鄉級河長464名,村級河長688名,全市7座飲用水源地水庫和21座大型調蓄水池共確定湖長45名,構建起“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”的河長制工作網絡,形成了上下聯動、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。
各級河湖長積極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,用實際行動守護每一條河流。
綜合治理 促進河湖長制有能有效
小沙河是位于景泰縣五佛鄉西北部的一條季節性河流,全長23公里,橫亙在鄉鎮出行的必經之地。治理之前,因河道狹窄、河堤單薄,每年汛期極易出現決堤現象,嚴重影響當地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“為穩固河岸、防止水土流失,鄉鎮從2011年開始治理小沙河,以清淤疏浚、坡岸整治、生態修復為重點,將綠化推進、生態打造、美麗鄉村建設等有效結合,通過塘壩清淤、修復橋堤護坡、維修倒吸虹涵管、新建攔沙壩、防沖刷跌水坎等方式多措并舉推進小沙河治理,確保小沙河行洪暢通?!本疤┛h五佛鄉鄉長、小沙河鄉級河長楊華新告訴記者。
每年汛期,在攔沙壩的作用下,大量從上游隨流水沖刷下來的沙子,沉淀積聚在河床上。據楊華新介紹,為防止積沙在水流的作用下沖壞兩側的防洪壩,2021年10月,五佛鄉啟動了對小沙河的清淤疏浚工程,在次年6月前清理掉了河道中積累近1米的積沙,河水得以暢通無阻。
治理河湖是一項系統工程。為加強對小沙河的治理,五佛鄉還用足用活“河長+檢察長+警長”的工作機制,對小沙河等境內河流開展聯合執法檢查,運用司法和行政執法手段,打擊各類破壞水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,構建河湖管理保護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。
如今,小沙河河暢、堤固,岸綠、景美。
在全市設河湖檢察長15名、河湖警長106名,通過辦案清理河道167公里,清理砂場棄渣棄料36萬噸,拆除河道違建3900平方米;
構建巡河員、護河員、保潔員體系,共設立專職和兼職崗位703人,推行河道專職管理員“周巡查、周反饋、周復查、周報告”機制;
建設“智慧河湖”,穩步推進市內重點河流、敏感水域在線監控建設,針對重點區域實行24小時無死角監控;
……
打好“組合拳”,用好“連環招”。白銀市充分發揮河湖長統領、部門協同、多措并舉、全民參與的機制作用,有力推進河湖管理工作向縱深發展,形成守護河湖的強大合力。
強化管護 打造人水相親良好生態
秋日,行走在白銀城區的金溝河畔,綠意尤甚、碧波蕩漾,魚翔淺底、水鳥嬉戲。游客行人或漫步于水面棧道,或駐足在河中央的親水步道上,享受愜意時光。
金溝河全長28公里,流域面積達506平方公里,沿白榆公路,經王峴、強灣和水川3個鄉鎮流入黃河,是白銀城市排污泄洪的主通道。
“前幾年由于水資源缺乏,受降雨、防水設施等因素影響,金溝河基本成了旱渠,影響市區生態環境?!卑足y區水務局建管站站長王延東說,2017年,白銀市挖湖蓄洪、堆土塑島、引水造景、建樓搭臺、融文興旅,經過截污、清淤、綠化、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治理,金溝河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和質的提升。
在白銀市提出將金溝河打造成“鄉村振興的示范帶,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示范帶,旅游、生態與小康結合的示范帶”的推動下,人水相親、水城相融的美好畫卷正在金溝河畔徐徐展開。
據王延東介紹,金溝河郊野段的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河道整治工程于2019年開工建設,目前已累計治理河長22.1公里,新建堤防27.554公里,完成銅城灣、錦繡灣、絲路灣、凌波灣、花田灣共5處低壩防沖蓄水區,建成溢流壩12座。完成綠化主管道鋪設25.48公里,新建閘閥井28座,坡面綠化121800平方米。
“白銀最美的風景就在金溝河!”每天都去金溝河邊散步和鍛煉的白銀市民李女士表示。
為大力創建美麗幸福河湖,近年來,白銀市持續圍繞水資源、水污染、水岸線、水生態,綜合施策做好“水文章”。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,全市用水總量穩定控制在11.61億立方米以內,重要河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75%,達到控制目標;累計整治河湖“四亂”問題718個,清退非法圍墾河湖、占用水域灘地602畝,疏浚河道132公里,全市河湖面貌和水域環境得到極大改善。
新甘肅·甘肅日報記者 彭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