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讓綠色成為發展最鮮明的底色
金秋十月,行走在蘭州市安寧區,美麗的黃河之濱,滿目蒼綠的北山,如串珠般的小游園,一幅山清水秀的綠色新畫卷在眼前鋪展開來。
精準施策 打造“城市森林”
在羅九公路上,運動鍛煉的群眾隨處可見?!拔覀兘洺磉@里騎行或者慢跑,因為空氣質量好,非常適合做有氧運動!”騎行者李先生說道。
好環境用數據“說話”:截至今年10月16日,安寧區優良天數201天,7月至9月空氣質量連續排名蘭州市主城四區第一;水環境質量參考黃河什川橋斷面檢測結果,水質達標率100%。
數據背后,是安寧區精準施策,不斷深入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三大保衛戰的努力。
今年,安寧區持續開展天然氣和燃氣鍋爐低氮改造,分類整治入河排污口,持續推動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,實施新改建農村衛生廁所工作,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等,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群眾的“生活標配”。
九州臺是展現蘭州南北兩山綠化成果的重要基地。如今,一路攀登,林木茂盛,成了市民休閑鍛煉的理想去處。
“近幾年,通過生態治理、工程化造林和植被恢復等措施,實現了森林面積和森林覆蓋率逐年同步增長,全區現有林地總面積14.1萬畝,生態景觀效果、社會效益逐年提升?!卑矊巺^兩山綠化指揮部工作人員趙江華說道。
今年,安寧區進一步加強北山林地的撫育管護和綠化薄弱地段提升改造,提高林分質量,確保北山綠化管護區“上水區”林木保存率達到80%以上,“三水區”保存率達到70%以上。同時,鋪設上水管道,對苗木進行灌溉,確保安寧面山區域的噴灌降塵。開展北山生態修復,加強裸露坡面植被恢復和退化林地補植補造等項目,改善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。
精耕細作 拓展“綠色空間”
在蘭州黃河風情線北濱河路西段,沿路兩側有銀灘濕地公園、寓言故事園、丁香園等大大小小的綠地公園,吸引著許多人來觀景、散步、納涼。
這是安寧區城市園林綠化的一個縮影。截至2023年初,安寧區全區綠化率達44.2%,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.1平方米,位居全市首位。
為滿足居民對城市“綠色空間”的要求,安寧區堅持精耕細作、久久為功,補植補栽公共綠地苗木,灌溉設施維修,實施小游園、北環路綠化等新增改造。每年規劃建設一批城市綠道、小微綠地和“口袋公園”。今年8月,安寧區兒童友好空間建設項目正式開建,項目分布于人口比較密集的安寧區金牛街、中集幸福里、培黎廣場,建成后將極大地增加親子游樂、綠地休閑的面積。
緊抓項目 建好“黃河福道”
近日,在呢嘛沙溝生態治理現場,工作人員緊張施工,大型裝載機搬運石塊,挖掘機配合人工進行格賓石籠鋪裝……一派繁忙景象。
“呢嘛沙溝安寧區(入黃河口段)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旨在固堤護岸、防災減災,于年初開始施工。項目完工后,將有效保障學校學生和村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,為黃河兩岸工商業、交通、運輸等發展提供良好環境?!卑矊巺^水務局工作人員孫振凱介紹說。
安寧區還大力推進安高公路生態廊道及農田灌溉水利配套工程、安寧區鹽池片區流域(大青溝北段、小青溝)綜合治理等項目建設,持續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,統籌抓好河湖長制落實、水資源管理等工作,全面落實水資源保護、水環境改善、水生態修復等各項目標,努力打造河暢、水清、岸綠、景美的“黃河福道”。
新甘肅·甘肅日報記者 薛硯 通訊員 楊璐